top of page

11/08 - 17/08 澳洲一週要聞|大批投資者重返市場,競爭加劇?|四大銀行上調房價增長預測!|澳洲咖啡店隱藏價目表惹眾怒!|澳洲八大州一週拍賣

  • 作家相片: Alison Tao
    Alison Tao
  • 8月22日
  • 讀畢需時 5 分鐘

已更新:8月27日


新聞一. 利率下降,大批投資者重返市場,競爭加劇?

根據澳洲統計局週三公布的數據,由於經歷兩次降息後借貸成本下降,加上相比首次購屋者和自住買家面臨的負擔能力障礙較少,投資者在 6 月季度重返房市的速度快於首次購屋者和其他自住買家。


在截至 6 月的三個月內,投資性貸款新增了 1656 筆,較 3 月季度成長 3.5%,是自去年 9 月以來的首次增長,季調後貸款總數達到 49,065 筆。


AMP 首席經濟學家 Shane Oliver 表示,投資者的表現強於首次購屋者和自住買家,顯示出這群投資者在今年預計房價平均上漲 6% 的房市中展現出更強勁的動能。

根據他週三對Financial Review表示,目前看來,投資者在這一輪房地產市場中的角色變得更加重要。對自住買家或首次購屋者來說,負擔能力是一個更大的限制。對投資者來說這當然也是個問題,但影響沒那麼大。他們還能透過負扣稅(negative gearing)來減輕一些壓力

根據官方數據,截至 6 月的一年內,投資者的總貸款承諾年增 5.7%,達到 196,556 筆,與首次購屋者 5.8% 的增幅相近,後者總數達到 208,598 筆。


儘管如此,投資者的表現仍稱不上強勁。以金額來看,新增投資性貸款僅成長 1.4%,低於首次購屋者的 4.4% 和所有自住買家的 2.4%。


牛津經濟研究(Oxford Economics Australia)首席經濟學家 Maree Kilroy 表示,自住買家的貸款金額月增 2.4%,主要歸功於平均貸款金額提升至創紀錄的 67.8 萬澳元,這比去年 6 月高出 7.5%。


AMP 首席經濟學家 Shane Oliver 則指出,投資者可能集中在價格較低的物業,例如公寓或相對便宜的住宅,或出現更多所謂的「租投族」(rentvesters)——即一邊租房自住、一邊購買投資物業進入市場的人。

ree

HIA 首席經濟學家 Tim Reardon 表示,投資者風險承受度較高,因此通常會早於自住買家回到市場。我們目前正處於這個循環的中段。隨著投資者信心增強、人口持續強勁增長、勞動市場緊縮,以及家庭收入回升,他們預期住房供應將再次落後於需求,因而加速回歸房市。

由於今年三次降息,基準貸款利率已從一年前的 4.35% 降至目前的 3.6%,首次購屋者的購屋負擔能力正在改善。因此,其實首次購屋者將在未來的房市升溫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



新聞二. 四大銀行上調房價增長預測!

在最新發布的《澳洲住房展望報告》中,澳洲聯邦銀行(ANZ)預測,截至 2025 年底,全國各首府城市的房價將上漲 5%,到 2026 年底將進一步上漲 5.8%

這一預測相較於該行今年 2 月的預估有明顯上調。當時 ANZ 預測今年房價僅會上漲 0.9%,明年上漲 3.8%。


ANZ 高級經濟學家 Adelaide Timbrell 表示,隨著澳洲儲備銀行(RBA)週二進行了年內第三次降息,房地產市場預計將進一步加速。她指出,儲備銀行在 2 月、5 月和 8 月降息,正在提升人們的借貸能力,這使得買家在拍賣或其他競爭激烈的情況下有更多出價空間。

報告顯示,從歷史來看,一旦降息週期展開,房價往往會開始加速上漲。自 1996、2001、2008 和 2011 年以來的幾次降息週期中,首府城市的房價在降息後第一年平均上漲了 6.1%。

ree

與此同時,Timbrell 女士還指出,週二的降息以及預期在11月的進一步降息,可能會讓今年及明年出現類似過往的房價上漲趨勢,但她也強調,其他因素例如穩健的收入成長和較低的通膨也同樣發揮了作用。


當通膨下降時,人們在雜貨和帳單等日常支出上的壓力減輕,而當收入增長更強時,民眾自然會有更多資金存下來支付購屋頭期款。


然而,REA集團高級經濟學家Eleanor Creagh卻持不同意見,儘管最新一次降息將推動房價持續上漲,但漲幅將較過去兩年更為溫和


Creagh女士指出,目前大家的負擔能力仍然非常吃緊,且相較於人口增長,持續的住房供應不足所帶來的市場壓力依然存在。


對此,你認為未來的市場到底會如何變化?


新聞三. 隱藏價目表惹眾怒!澳洲咖啡店不公開價格,客人結帳驚見高價嚇一跳!

據澳洲新聞集團8月15日報導,澳洲消費者在網上揭露了一個令人擔憂的趨勢——越來越多的咖啡館正悄悄取消食品標籤上的價格展示,令顧客在結帳時才發現令人吃驚的價格,不知不覺被「套路」。


一位Reddit用戶在r/Perth板塊發帖稱:「咖啡館和麵包店居然不標明食物價格?這現象其實已經出現幾年了,我相信應該已經是整個澳洲範圍內的問題。」


該網友表示,在城市裡的多家店面中,他發現部分店家故意不標價格標籤,買家想知道價格,只能主動問:「櫥窗裡那個小法拉夫(falafel)卷多少錢?那小塊千層麵或肉派呢?」帖主認為商家深知人們大多不好意思詢問價格,多數人在結帳時看到刷卡機上的金額時,只能默默接受。他寫道:「我討厭這種做法,感覺就是在騙錢,巨令人沮喪。」


還有人指出,一旦拿出卡準備付款時再得知價格,基本“已經來不及反悔”,你只要能支付這個讓人惱火的金額,直呼這是陰招!


ree

(source:Online)


那麼,這個“不標價”的趨勢從何而來?


其實這種作法肯能與澳洲的經濟環境有關,持續的通貨膨脹令食材、房租、人工和電費等成本上漲。許多餐飲業都不敢輕易固定菜單價格,擔心頻繁漲價會影響客戶感受。


對此,你認為這種作法值得被理解嗎?


新聞四. 澳洲八大州一週拍賣

ree
ree
ree


【結語】


這一期的一週新聞撮要就回顧到這裡,我是澳洲ALISON老師,

每週為大家帶來關於澳洲經濟、澳洲投資和澳洲生活的新鮮資訊,

歡迎大家為我點贊,轉發,如果大家也有關於投資和房產和澳洲諮詢的問題,歡迎給我留言和私訊。


Alison’s Story

生於香港,移居澳洲,一生與房產結緣。 隨著飛機緩緩降落墨爾本機場的跑道上,我的人生和事業也隨即換上了另一條跑道,由一名香港地產代理搖身變成澳洲地產銷售顧問,並成功考獲澳洲律師資格,放下了港人對投資買樓的思維,換上了澳洲人的房產投資視角。


在律師樓工作的日子,身邊都是擁有高學歷的專業人士,即使工資水平甚高,是社會上精英,然而他們的生活卻是終日營營役役,手停口停,難以買樓致富。


我不想他朝一日失去工作能令家庭承受巨大壓力,我花盡時間及努力鑽研財務及房產投資知識,希望盡早實現財務自由,同時讓艱苦工作多年的父母過好日子。


透過這個頻道,我會跟大家分享投資澳洲房產的知識及經驗,一起踏上財務自由之路。

Alison老師成立 investwithalison.com 這個網站的初衷是希望透過這個平台提供中立的澳洲房產資訊,協助投資者建立最合適的投資策略。
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