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2025阿德莱德餐厅推荐】美食探店攻略
- Alison Tao
- Jul 1
- 10 min read
一提到阿德莱德(Adelaide),你会想到什么?是典雅精致的维多利亚式建筑,还是郁郁葱葱的公园绿地?是悠闲惬意的咖啡文化,还是南澳州闻名遐迩的葡萄酒乡?诚然,这座「教堂之城」的文艺气息令人沉醉,仿佛时光在这里都放慢了脚步。
然而,阿德莱德的魅力远不止于视觉的享受,它更是美食家的秘密乐园!在这座被美食美酒宠爱的城市里,你可以邂逅从地道市集小吃到顶级餐厅的味觉惊喜,无论是充满烟火气的中央市场,还是隐秘的街角小馆,数不尽的美味正等待着你来发掘。
所以,谁说阿德莱德只有文艺范?当游客们还在为历史建筑驻足时,我已经准备好开启一场舌尖上的探险。
这篇文章,我将带大家探访六家阿德莱德必打卡的美食圣地。
第一站:Soi 38 泰式料理

地点:74 Pirie St, Adelaide SA 5000
开放时间:周一到周五11.30pm-9.30pm, 周六5 - 9.30pm,周日关门
人均:50-60
【泰味秘境】这家隐藏在阿德莱德巷弄的高评分泰式餐厅,以其地道的泰北风情打造出独特的用餐体验。竹编灯饰与热带植栽环绕的用餐空间,搭配服务生亲切的「萨瓦迪卡」问候,让人瞬间穿越到清迈小巷。特别推荐预约靠窗座位,傍晚时分泰式灯笼渐次亮起,为约会营造出迷人的异国情调。

这次品尝的是双人经典组合,虽然每道菜都带着惊喜,但最令人惊艳的莫过于「魔法四季豆」。看似简单的蔬菜料理,入口却能听到「咔哧」的清脆声响,特调咸豆酱与菜叶的组合清新爽口,连平常抗拒蔬菜的友人都赞不绝口。
特别要推荐「酸角pad thai」,弹牙的米粉搭配走地鸡肉,罗望子酱的酸甜完美平衡,最后淋上的青柠汁更是画龙点睛。花生碎与干辣椒在舌尖跳跃的滋味,让人忍不住一口接一口。
「马沙文炖牛肉」展现了泰国南部菜的深厚底蕴,牛肉与马铃薯炖至入口即化,花生香浓的汤底令人想舔盘。虽然肉桂风味较为突出,但正是这份独特让料理充满记忆点。

最后的「菠萝咖喱猪」将泰式香料与水果甜美完美融合,大块猪肉与菠萝丁在柠檬叶香气的咖喱中起舞,适合喜欢冒险的味蕾。建议提前订位并指定靠窗座位,才能完整感受这家餐厅的泰式风情。甜点虽然没能品尝到(因为吃太饱了!),但看到邻桌的芒果糯米饭令人十分心动,下次必定要再访尝试。

这家泰餐人均消费约50-60澳币,在泰式料理中虽不算亲民,但每道菜从摆盘到风味都展现主厨的细致匠心。特别推荐给追求「仪式感」的食客——当清脆四季豆在齿间迸发,当酸角pad thai的尾韵在喉头缱绻,便会明白这价位背后藏着的,是将街边美食升华成艺术品的执着。建议初次造访可先点招牌组合,留些悬念给下次的芒果糯米饭之约。毕竟在阿德莱德能邂逅如此道地的泰北风情,这份惊喜,值得你亲自来解锁。
第二站:Zen Chinese Restaurant 彩蝶轩云南菜

地点:35 Wright Ct, Adelaide SA 5000
开放时间:周四到周二11.30-2.30pm ,5pm-9,30pm ,周三关门
人均:40-50
这家彩蝶轩,将云南山野的烟火气搬进了都市巷弄。从老店迁址后,主厨不仅扩充了备菜量,更增派人手解决了昔日候餐久的困扰。竹编灯笼映着少数民族绣片,铜锅汽灶蒸腾着菌香,让人恍若置身丽江古城的街边食肆。
必点「炭烤江湖拼盘」需提前预约,脆皮鸡爪裹着胡辣椒的碳香,糯口的猪尾与弹牙鲜虾形成绝妙对比。虽说五花肉略瘦、脆骨稍韧,但那份用陶炉炭火逼出的胶原蛋白香,足以让人忽略后期凉掉的遗憾。搭配的菠萝糯米饭甜而不腻,恰能中和辣味。

「汽锅鸡」汤色如琥珀,未加一滴水却蒸出满盅鲜甜,是都市人复刻不了的古法滋味;「凉拌鲜毛肚」脆嫩得能听见齿间回响,只是盐巴下手重了些;而「傣味辣炒牛肉」绝对是嗜辣者的试金石——牛肉裹着激辛香料在快火中翻滚,辣得人泪眼朦胧却停不下筷。

惊喜藏在「老妈洋芋」里,茴香与胡辣椒将平凡土豆点化成绵密带劲的云南风物诗;「酸汤铜锅」则以云南腌菜熬出通透酸辣,涮一片嫩牛肉,毛孔都舒张开来。唯独「腌酸菜炒牛肉」稍带腥气,算是当晚小缺憾。

【寻味指南】人均约50-60澳币,建议预订:
☑️炭烤拼盘(含糯米饭)
☑️时令牛肝菌(需提前三日)
☑️酸汤铜锅系列不吃辣者可点鱼皮冻/汽锅鸡,嗜辣者必试黑三剁。
服务虽带云南山民的直爽,但当你看见服务生捧着冒热气的铜锅穿越厅堂时,便会觉得这份粗獣也是风味的一部分。别忘了问问当日有没有隐藏菜单里的「泡鲁达」,这杯缺席的云南甜饮,正等着你下次来圆满这趟舌尖上的滇味之旅。
第三站:Ginza Itsumo 日料自助

地点:Stamford Plaza Hotel, Level 1/150 North Terrace, Adelaide SA 5000
开放时间:周一-周三5.30-10pm, 周四-周日12-2.30pm /5.30-10pm
人均:60-80
【银座之味】这间隐藏在阿德莱德斯坦福酒店二楼的「Ginza Itsumo」,正对着中央火车站的复古建筑,将东京银座的料理精髓完美重现。挑高的日式空间里,既有传统的下沉式座席,也有半开放式的现代卡座,纸灯笼投射出的暖光映照在墙面的浮世绘上,营造出高级料亭才有的静谧氛围。

「寿喜烧」堪称镇店之宝,四种锅底中经典的sukiyaki最得我心。琥珀色的汤底滚着砂糖与酱油的甜香,薄如蝉翼的和牛片只需轻涮三秒,裹上橙黄的蛋液后入口,那丰腴的油脂感瞬间在舌尖化开。最惊喜的是——服务生会主动询问是否要续加肉盘,我们足足加了四轮才罢休!

必点的「寿司船」气势惊人,邻桌四人份的巨舰上铺满了鲑鱼腹、海胆和牡丹虾,引得我们立刻加点中型船。特别推荐和牛鞑靼,生牛肉碎拌着芝麻与酱油,放在脆海苔上送入口,鲜甜中带着微微刺激的wasabi后劲。

「柚子清酒」是绝妙配角,淡雅的柑橘香气中和了寿喜烧的浓郁,冰镇后的酒液滑过喉咙,连平时不胜酒力的闺蜜都忍不住续杯。餐后的黑芝麻冰淇淋更是神来之笔,研磨细致的芝麻糊冻成冰淇淋后,香气反而更加醇厚绵长。

【食客备忘】
✓ 人均78澳币的价位包含所有菜品饮品
✓ 建议预约窗边下沉式座位(附鞋柜)
✓ 周末必点限定海鲜拼盘
✓ 隐藏吃法:寿喜烧汤底+乌冬面=完美收尾
穿着和服的服务生会贴心提醒每道菜的最佳食用时机,从换盘频率到酱料补充都拿捏得恰到好处。当看着厨师在开放料理台现切和牛时,忽然明白——这哪里是自助餐?根本是场精心编排的味觉歌舞伎啊!
第四站:The Little Hunter 牛排屋

地点:25 Victoria St, Adelaide SA 5000
开放时间:周二-周四12–2:30 pm, 5–9 pm,周五-周日5-9pm,周一关门
人均:50-60


【狩猎者笔记】这间隐匿在维多利亚街25号的「The Little Hunter」,用原木与皮革打造出宛如私人猎人俱乐部的氛围。昏黄的煤油灯光影里,开放式厨房正煎着滋滋作响的干式熟成牛排,空气中浮动着迷迭香与肉脂的香气——这正是我们透过First Table预约到的肉食天堂。
「South Australia Rock Oysters」打响味蕾前奏,肥美的生蚝带着南澳海域的矿物感,挤上柠檬汁后滑入喉咙,鲜甜得让人想起清晨的渔港。搭配的和牛薄片前菜(Wagyu Beef Carpaccio)更是惊艳,帕玛森乳酪丝像雪花般落在嫣红的肉片上,奶香与肉脂在舌尖跳起华尔滋。

主菜「Slow Cooked Wagyu Short Rib」用72小时低温慢煮,刀尖轻触就散成丝缕,浓缩的肉汁在口腔爆开时,终于明白什么叫"入口即化的牛肉"。而「Black Angus Rib Eye 750g」则展现了火焰的魔力,三分熟(Medium Rare)的切面如玫瑰花瓣渐层,海盐与黑胡椒就能带出肋眼的坚果香。
「Half Chicken」是意外亮点,鸡皮烤得如玻璃纸般透亮,可惜海盐下手太重;附赠的马铃薯泥倒是绵密得能挂住叉子,橘子沙拉酱更是解腻妙笔。甜点推荐「Lemon Creme Brulee」,表层焦糖脆片敲开后,柠檬香草卡士达如熔岩涌出,配上旁边的莓果酱简直绝配。

【猎食守则】
✓ 必点生蚝+和牛前菜组合
✓ 牛排建议选Medium Rare熟度
✓ 避开Timber Tiger调酒(芒果无酒精特饮更讨喜)
✓ 留胃给现烤舒芙蕾(隐藏甜点需询问服务生)
当侍者推来装满战斧牛排的木制餐车时,突然懂了店名真谛——在这里,每个人都成了追逐美味的猎人。人均$45就能享受的肉食盛宴,记得预约傍晚5:30的黄金时段,让落地窗外的夕阳为你的牛排镀上金边。
第五站:Bird in Hand酒庄

地点:Bird In Hand Rd &, 150 Pfeiffer Rd, Woodside SA 5244
开放时间:周一-周日11am-5pm
人均:100-200
【南澳酒庄巡礼】来阿德莱德怎能不访酒庄?这座被上帝亲吻过的葡萄酒之都,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与地中海气候,孕育出令世界惊艳的葡萄佳酿。在起伏的丘陵与古老的桉树间,藏着我们今日要探访的秘境——Bird in Hand Winery。

车行至Adelaide Hills深处,阳光突然穿过葡萄藤洒落,Bird in Hand那扇斑驳的木门就这样撞进视线。整片山坡像被施了魔法,Local们三两躺在修葺完美的草坪上,举杯时晶莹的酒液折射着南澳的阳光,时间在这里变得柔软而缓慢。最惊喜的是后院的香草花园,迷迭香与薰衣草交织的香气中,随便一个角落都能拍出《托斯卡纳艳日》般的电影画面。
「LVN Restaurant」是酒庄献给饕客的情书。以庄主女儿名字命名的餐厅,用整面落地窗将葡萄园框成流动的油画。主厨深谙farm to table哲学,清晨摘下的朝鲜蓟、还带着露珠的食用花,与岩袋鼠肉、珍珠贝组成九重奏般的季节菜单。特别那道烟熏墨瑞鳕鱼尾,搭配自酿的Pinot Noir,森林莓果香气与鱼脂在口中绽放的瞬间,终于明白什么叫「风土的味道」。

甜点是味觉的烟火大会!海橡盐焦糖与发酵大麦麴冰淇淋的组合,咸甜交错得像海浪亲吻沙滩;红薯月桂叶慕斯则温暖如南澳的秋阳。最贴心的是天花板暗藏的吸音棉设计,让每桌笑语都成了私密回忆。连洗手间都藏着惊喜——Aesop香氛与粗陶水龙头,细节处尽显优雅。

【微醺指南】
✓ 预约午后2点时段(光线最适合拍照)
✓ 必试得奖的Shiraz与庄主私藏Rose
✓ 甜品建议搭配Botrytis Semillon甜酒
✓ 留30分钟漫步香草迷宫(免费导览)
当侍酒师端来盛在Riedel酒杯中的镇庄之宝Nest Egg时,窗外正掠过采收葡萄的鸟群。这195澳币的味觉之旅,不仅是舌尖的盛宴,更是对南澳风土最诗意的解读——原来最好的生活,不过是阳光、美酒,与不慌不忙的相遇。
第六站:Chef Dong董家园酒楼早茶店

地点:3/103 Payneham Rd, St Peters SA 5069
开放时间:周四-周二11am-3pm,5pm-10pm,周三关门
人均:30-40
【港味远征记】这间藏在郊区工业园的「Dong Chef」,虽离市中心要开车20分钟,但当蒸笼掀开的刹那——那扑面而来的韭黄虾饺香,瞬间让人原谅了所有舟车劳顿。主厨阿东曾是香港陆羽茶室点心主管,把老派手艺藏进这间不起眼的铺头,连桌布都坚持用老式菱格纹,瓷杯碰撞声中仿佛穿越回90年代上环。

「爆浆榴梿酥」是镇店暗器,酥皮薄得能透光,叉尖轻触就泻出猫山王果泥。最绝是那缕藏在馅心的斑兰叶汁,把榴梿的霸气调和成温柔的甜。而「黑松露带子烧卖」则奢华得不像话,北海道带子剁成茸后混入意大利黑松露酱,顶上还点缀金箔,咬下去鲜汁会从牙缝窜到舌尖。

传统派必点「古法鹌鹑蛋烧卖」,用鸡脚冻熬的汤汁凝成啫喱,蒸化后在口中爆出琥珀色的鲜;「东叔叉烧酥」则坚持用荔枝木熏烤的梅头肉,蜜汁渗透108层酥皮,连香港老饕吃完都要叹句「仲系以前个种味道」。特别推荐隐藏菜单「陈皮牛肉球」,新会老陈皮磨粉混入澳洲和牛,弹牙中带着回甘的药香。
【新派惊喜】
▪️「龙虾汤小笼包」用蓝龙虾熬汤冻,皮薄得能看见汤汁晃动
▪️「松露鹅肝糯米鸡」将传统荷叶包升级,中间夹着法国鹅肝慕斯
▪️「金汤野菌饺」用南瓜汁调和羊肚菌,素食者也疯狂
▪️「麻辣烧鸭春卷」四川花椒遇上港式烧鸭,脆皮下暗藏惊喜

【怀旧经典】
✓「猪润烧卖」选用猪肝最嫩的部位,蒸到刚好粉嫩
✓「蜂巢芋角」外壳酥脆如真正的蜂窝,内馅是手撕芋丝
✓「马拉糕」用古法柴火蒸,气孔如蜂巢般完美
✓「腊肠卷」自家晒制的广式腊肠,肥瘦比例恰到好处

【饮茶密码】
✓ 11点前到可抢到限量「流沙麻蓉包」
✓ 普洱茶是90年代勐海茶厂存货
✓ 周末限定「鲍鱼烧卖」需提前预订
✓ 自制辣椒油可外带(玻璃瓶装$8)
当服务员推着点心车用粤语喊出「新鲜出笼虾饺」时,蒸气朦胧中那褶子捏得像芭蕾舞裙的虾饺,竟让我想起儿时跟爷爷饮茶的周日早晨。人均$30就能买到的时光机票,连碟头饭的葱油酱都是每天现熬——这哪里是茶楼?根本是流落南澳的港味博物馆啊!
【阿德莱德吃货报告】这6家店让我胖了3公斤但超值得!从泰式料理到日式居酒屋,港式早茶到顶级牛排,每家都让我吃到拍桌叫绝。最难忘Bird in Hand酒庄的夕阳配Shiraz、彩蝶轩的炭烤拼盘抢到打架,还有东厨记爆浆榴梿酥烫到舌头也舍不得吐。人均30澳币的早茶和200澳币的fine dining都好吃到跺脚,服务生个个像老朋友。建议收藏这条路线,跟着吃绝对不踩雷!现在看到照片还会流口水,已经开始计划二刷了~
Alison’s Story
生于香港,移居澳洲,一生与房产结缘。 随着飞机缓缓降落墨尔本机场的跑道上,我的人生和事业也随即换上了另一条跑道,由一名香港地产代理摇身变成澳洲地产销售顾问,并成功考获澳洲律师资格,放下了港人对投资买楼的思维,换上了澳洲人的房产投资视角。
在律师楼工作的日子,身边都是拥有高学历的专业人士,即使工资水平甚高,是社会上精英,然而他们的生活却是终日营营役役,手停口停,难以买楼致富。
我不想他朝一日失去工作能令家庭承受巨大压力,我花尽时间及努力钻研财务及房产投资知识,希望尽早实现财务自由,同时让艰苦工作多年的父母过好日子。
透过这个频道,我会跟大家分享投资澳洲房产的知识及经验,一起踏上财务自由之路。
Alison老师成立 investwithalison.com 这个网站的初衷是希望透过这个平台提供中立的澳洲房产资讯,协助投资者建立最合适的投资策略。
👉Website: investwithalison.com
👉Email: hello@investwithalison.com